工业仪表阀门领跑者-永嘉县登宝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Site Map| English|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全国客服:+86-577-67915766
首页>

钢材行情

钢材市场日本和美国现实案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作者:我爱钢铁网   来源:我爱钢铁网  
日本和美国现实案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显然,对比日美两国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启示:

第一,就社会经济发展来说,一个产业过剩产能的化解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社会经济管理只是通过化解过剩产能来实现均衡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核心目的是提升经济效率和整体福利水平。

第二,因此,钢铁过剩产能的化解,并非必然以压减产能为唯一手段,也可以通过扩大需求来实现,或者双管齐下,效果更好。

第三,日本经验表明,政府干预并不必然延长出清时间,而透过美国案例,人们也发现市场化出清其实也并非想象的那般干脆和迅速。

第四,产能去化的关键是资本和劳动力的退出和转移,而资本和劳动力的退出转移,需要其他产业的发展来承接。

第五,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和资源结构不同,最终导致产业发展的格局也会不同,但这个格局的形成最后还是取决于一个国家对各产业的态度和政策导向。对日本而言,本身就是外向型经济,产业回旋余地不大,必须要力促既有产业提升,扩大优势,保持出口;而对于美国来说,地域开阔、社会经济发展多元,产业回旋大,相对于信息、现代金融等新兴产业而言,钢铁业环境负载、社会成本明显偏高,由此退出重要支柱产业行列也在情理当中。

第六,对我国钢铁产业来讲,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的路径选择,到底用日本模式还是美国模式,或两者兼用,首先应当取决于我国对钢铁产业的定位,其次是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潜力。

我国不适合依赖市场化出清方式进行

对于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我国不适合依赖市场化出清方式进行。总体而言,一方面,钢铁作为我国经济建设重要原材料,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市场难以发挥自动调节作用,也需要政府干预。因此,当前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我国不能照搬美国模式,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化出清方式来进行。具体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钢铁产业作为重要战略基础产业,在全球及区域政治经济仍较复杂的形势下,有

必要保持一定的产能弹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钢铁保有量的积累,废钢资源的逐步释放,产能结构有必要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进行调整,逐渐增加短流程产能的比例,以降低资源和环境负载。

第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叠加周期和结构两方面的问题,调结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逆周

期管理来托底,因此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出清,先破再立,风险太大,对经济环境和信心的打击以及破坏程度,社会恐难以承受。正如总书记所说,“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显然,相对于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要更为稳健。

第三,我国钢铁产业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定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一方面来源自我国这几年

快速形成的现代化钢铁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钢铁需求潜力,这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内生动力,会促使我国钢铁出口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但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跟日本当年一样,遭遇到某些国家的堵截和限制。我们有必要借鉴日本积极应对的做法,形成一套预警和应对体系,而不是自缚手脚、自我设限,日本也是吃亏之后才调整了策略。

第四,具体到政策干预的措施和办法,重点应围绕“技术创新”“出口引导”“产能

退出”“劳动力培训与再就业”等几方面,给予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扶持以及配套制度的保证。例如,就资金扶持而言,当前商业银行去杆杠风险偏好下降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要发挥作用,对行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给予资金方面的扶持,以形成整合优势,提高产能向国际转移的协同性。

 

综上分析,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决策层对于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共识,人们应当相信当前国家提出的“消化一批、淘汰一批、整合一批、转移一批”工作方针能够取得效果。因为,这个方针既包括产能整合去化,也包括需求转移扩大。我们不能将眼光仅仅锁定在产能去化这一方面上,这也正是许多人对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化解感到迷茫和困惑的原因所在。

      两年前,针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严重过剩产业,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系统提出了“消化一批、淘汰一批、整合一批、转移一批”的工作方针和具体办法。然而这两年来,尽管行业持续亏损甚至进一步扩大,但企业退出、产能削减的情况仍然十分鲜见,即便有少数企业在亏损和信贷收紧的双重压力下,因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而暂时停产,但人们注意到,作为这类企业所在地政府部门似乎比企业还着急,积极介入牵线搭桥,力促企业恢复生产,使得这些企业“僵而不死”。


由此,许多市场人士和投资者对我国过剩产能的去化路径难免感到一些迷茫和困惑;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担忧,政府部门积极介入产能去化,将使这些行业去产能的痛苦过程更加漫长;甚至有专家根据总书记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磐”的思想,极力主张按照市场化出清的方式,来加速产能去化。那么,这些迷茫、担忧是否有必要,以及“不要政府介入、纯粹市场化”出清的主张是否最优?笔者尝试通过对日本和美国模式的分析来做一些探讨。

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的对比分析

谈到钢铁产业过剩产能化解,人们通常都想到日本和美国,因为这两个国家都经历过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这两个国家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路径,以及当前其国内供需格局都有着各自十分鲜明的特点。

首先,从当前供需格局上来看,在历经产量峰值之后,日本当前钢铁产品仍有30-40%的产量用于出口,而美国钢材消费则需要进口1/3强的量来弥补国内产量的不足。如图1所示。

这可以理解为,日本通过扩大出口,转移了国内超过1/3的钢铁过剩产能,而美国则通过去产能的方式,使得当前国内钢铁出现供不应求、需从国外进口的情况。两国都实现了供需平衡,但路径却迥然相反。

第二,透过美日两国钢铁供需格局上述反差的背后,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政府对过剩产能出清的态度和政策措施。

对比发现,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干预非常积极,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自不必多说,钢铁产业作为超重要支柱产业,日本政府通过三次合理化计划,对钢铁产业发展给与了足够的政策和资源倾斜。到七十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恰如当前我国钢铁业面临的形势一样,日本钢铁产业也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这个时期为了化解过剩问题,日本政府一方面推行“减量经营”政策,为过剩产能退出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引导企业重组经营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经营效率。一方面鼓励企业增加海外投资,减少出口摩擦;另一方面积极组建国际贸易摩擦应对体系和机制。一方面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创造鼓励业者开发新技术的环境;另一方面,快速建立起支持技术开发的出资、融资制度,对新技术的开发给予资金支持。

业界一致认为,明确的政府政策导向是日本钢铁产业得以走出困境的首要原因。

与日本政府深度介入产业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是典型的市场化出清。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里根政府放弃凯恩斯需求管理的政策理念,改用供给主义作为基本国策,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来化解产能过剩,其核心是对企业不干预的政策立场。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新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工作培训和再就业法案,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以匹茨堡为例,这个曾经全世界最大的钢铁基地,在70年代陷入危机,企业破产,居民撤离,之后历经了近30年时间,才从一个高污染的钢铁城,慢慢转型为以医药、高科技、能源、教育为支柱产业的“新匹兹堡”。

可以说,美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过程是先破后立,是市场化出清的经典案例。

第三,作为美国和日本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政策措施的结果,两个国家的钢铁产业最后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状况。

日本钢铁业历经70年代危机之后,产量依然维持在1亿吨以上,行业整体提升。日本钢铁企业以其有竞争力的价格、较高的品质、多样化的产品体系满足了世界不同区域市场对钢材的多元化需求,进而使得日本到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钢铁强国。不仅如此,作为钢铁技术强国,日本钢铁企业和冶金设备制造企业已在通过设备输出、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向其他国家进行扩张,转移钢铁先进技术。

而美国钢铁业在历经漫长的产能去化之后,虽然产业结构优化,也不乏纽柯钢铁公司这类优秀的钢铁企业,但作为一个整体,明显弱化了。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美国钢铁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早已日薄西山——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美国钢铁工业的增加值在美国28个制造行业中一直处于平均水平之下;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虽然保持了10年的增长,但是钢铁工业始终增长乏力,其1973年13680万吨钢的年产量,已成为美国钢铁工业史上最高的钢产量纪录。

美国钢铁产业的持续衰退,迫使美国政府——这个素来崇尚自由经济的政府——也不得不于2002年通过“201条款”来对钢铁企业实施救助。

 
在线客服 >>